六十華誕又一年金秋,五十芳華又一載情誼
十月,已是“裊裊涼風(fēng)動,凄凄寒露零”,滿地枯葉融了些“霜降碧天靜,初聽秋夜如梧桐”的寒意——但今天,有這樣一群人重游他們的母校,滿心只是如噴薄朝陽般溫暖如春,如北歸候鳥般眷戀故土。
他們,便是馬鞍山二中1967屆的校友。
十月十九日,滿懷著對母校的懷念與期待之情,1967屆的校友們重回詩城,歡聚一堂。已是年逾古稀的鶴發(fā)老人,卻在望見某位“問姓驚初見”的同輩時,下一秒滿臉便倏然溢滿“稱名憶舊容”的喜悅。他們之間,有些人或許已足足五十一載再未相見,卻在此刻的相聚熱淚盈眶,依舊如少年時光里那般的親密無間,情誼不輸當(dāng)年。
對于校友們的回訪,郭惠宇校長無比激動,給予了他們熱烈的歡迎。在學(xué)術(shù)報告廳里,他們聆聽了郭校長真摯的致辭。郭校長娓娓道來這座江東名校近年來取得的卓越成就,激起了校友們心中作為二中人無法磨滅的自豪感;同時,他飽含深情地邀請各位校友能夠經(jīng)?;貋硭麄冊?jīng)的大家庭歡聚——無論是在外風(fēng)生水起卓有成就,抑或是忙忙碌碌于朝市間,抑或是遠(yuǎn)居在地球另一半,二中永遠(yuǎn)是你們停泊的港灣,永遠(yuǎn)期待她的每一個孩子從遠(yuǎn)方歸來。
在郭校長的致辭后,校友們集體觀看了六十周年校慶的宣傳片。六十又一載的芳華與光陰,不變的是厚德之訓(xùn)——“立德,潤物細(xì)無聲。”高山仰止, 景行行止。三尺講臺,誨人不倦,所育桃李,廣遍江南;一支粉筆,寫盡百態(tài),所書春秋,皆化清風(fēng);
勵學(xué)——“立校,質(zhì)量筑輝煌。”勤為書階,朝乾夕惕?;蛟S只有“學(xué)海無涯苦作舟”,才知“梅花香自苦寒來”;或許只有知曉“紙上得來終覺淺”,才知何為“操千曲而后曉聲”;
敦行——“立人,多彩展風(fēng)華。”以夢為馬,以滿腔熱血砥礪前行,更要全面發(fā)展,注重培養(yǎng)核心素養(yǎng),為青春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校史館邊,幾十米長廊,承載了二中六十年風(fēng)茂。踏入校史館那一刻,校友們仿佛踏入了青春年少的回憶——抑或是急切尋找相片中的自己或同伴,感慨時光青蔥,也感慨歲月如梭;抑或是安靜聆聽熟悉卻也添新的校歌,憑一曲回憶往昔年華;抑或是慢慢踱步于長廊內(nèi),在不經(jīng)意間瞥見自己的恩師的照片時,倏然紅了眼眶,心中思緒飄回當(dāng)年。
窗外,是陽光篩過樹葉落下剪影,吹起了往事的絨毛,卻也唯恐驚擾了這一刻美好。窗邊,校友們熱切討論著當(dāng)年的故事———是他們私下里為某個老師取了綽號最后被識破,是他們英語課上有些奇怪的發(fā)音引得哄堂大笑,是他們那個特殊的年代求學(xué)經(jīng)歷之不易。此刻,他們不再是奔波于各地的游子,他們只是1967年的某月某日某時某分某秒在課間談天說笑的好友,在課桌上刻字立志的懵懂少年——誰說“欲買桂花同載酒,終不似,少年游。”,那分明是“欲買桂花同載酒,終回頭,恰似少年重游。”
最為動容的是其中一位校友對后生所寄予的厚望。他對我說:“我們這一代人已經(jīng)老了,但你們不一樣,你們年輕,你們不缺的就是時間,不缺的就是那股不肯服輸?shù)膭蓬^。我希望你們能夠比我們走得更遠(yuǎn),更高。所以,你們一定要加油啊!”這是兩個世紀(jì)之間的交流,是長者對幼輩最為真摯的祝福。聽到這里,不禁憶起了《邊城》里所久久不能忘懷的一句話:“日頭不辜負(fù)你們,你們也莫要辜負(fù)日頭!”
辭別校史館后,校友們參觀了新校區(qū),感嘆與當(dāng)年校園環(huán)境的進(jìn)步與發(fā)展。南大橋邊,楊柳依依,綠水長流,是二中學(xué)子開始夢想之地;日晷旁,鐘樓屹立,謹(jǐn)告“業(yè)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?xì)в陔S”;諾貝橋下,水光瀲滟,波光粼粼,一派朦朧詩情畫意;綠茵操場旁,是盡情奔跑的朝氣少年,揮灑熱血與汗水……
然而,總有一處,總有一處熟悉之地滿載所有人的追憶——那便是雛鷹雕像。校友們來到雛鷹雕像下,紛紛合影,留下最美的回憶。雛鷹向陽,在長風(fēng)破浪的荊棘路上,依舊心懷夢想與初心,終會撥云見日,飛向最廣闊的蒼穹;雄鷹南歸,縱使窮窮山水無盡美好,終有一處希望在疲累時停歇的綠樹候你。
這六十載風(fēng)雅年華,托起多少朝陽,點亮多少夢想,育多少桃李芬芳;
這六十載如歌韶華,書下多少首壯麗詩篇,譜寫多少支青春之歌;
如今,已是六十零一載,二中學(xué)子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——然而,不變的是熱情,是信仰,是昂揚的斗志,堅定的理想,正如二中賦所寫——
雄哉!我二中之人,凌碧空之杳緲,挽長纓之奮飛!
壯哉!我詩城二中,立百年之偉業(yè),澤萬里之春暉!
(高一三班 陶婧怡 供稿)